人才国际化(3)
二、人才国际化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客观要求给当代人才提供了新的视角。为适应人才国际化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客观要求,国际风采的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,在内容上有所创新,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创新精神
当今时代,科技进步日新月异,国际竞争日趋激烈。各国之间的竞争,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,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。哪个国家拥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,哪个国家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。这对我国来说尤为重要,它不仅决定我国在21世纪能否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差距、科技差距、经济差距,而且将决定我国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。
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中,创新能力是最复杂的,因为创造力本身包括许多非智力因素。根据哈佛大学提出的情商理论,人生成就的因素中,20%归诸智商,80%归诸情商。情商主要包括自信心、意志力、自我情绪控制、合作精神、团队精神、思考方法等。也就是说,创新直接涉及人的内在素质,包括人的观念形态、知识准备、品格意志和价值追求是否体现创新的特质。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想象力丰富,具有高度的自信、自我驱动,富有竞争性、开放性、有恒性、勤奋性等人格特征。在我们平时的自我教育中,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固然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,但尤其应注意培养主体创造性。
首先,要培养良好的人格结构。创造性的核心问题,不是知识问题,而是价值取向问题,是人格结构问题。有专家认为,过去在人才培养上一贯以知识而非人格来衡量人的素质,所以有时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不突出。在知识经济时代,高素质的创新人才,不仅要有专业知识,但更具有良好的人格、道德。因此,我们应该强化自我的人格、道德教育,为国际风采奠定一个良好的人格结构。
其次,激发创新动力。创新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,这是创新的动力。满足现状、不思进取、无事业心、无责任感、无使命感、消极被动的意识和精神状态,决不可能有什么创新可言。因此,国际风采更体现在创造意识、创新精神方面。国际化人才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,坚定的创造志向,具有改革创新、积极进取的欲望,并通过一系列自我实践教育和情景教育培养自我的创新进取精神。
再次,培养创造感。创造性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称为创造感,具体指由于创造过程的进行和创造活动的成功,能产生安慰感、愉悦感以及精神振奋、欢欣鼓舞等积极的情感体验。国际化人才要能够与他人进行很好的思想情感交流、沟通。培养自我的创造感,要重视体验学习,而体验学习主要应当通过多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进行。我们要注意反思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,体会对待创新活动的情感态度。
相关阅读:
-
没有相关信息
新闻签收:
网友评论:
Page(1,1,'1576','Show','http://www.e-y.cn/');- 推荐文章
- 热点文章
- 暂无该类文章
- 亚洲女孩参加托起国际(969次)
- 亚洲女孩爱心大使招募(817次)
- 重庆交通大学走盲道(707次)
- 与残疾朋友的一次策划(645次)
- 五月的怀念大型诗歌晚(429次)
- 亚洲女孩游泳衣(368次)
- 你们也是天使(344次)